今年我国钢铁行业深陷泥潭,在经济下行趋势中挣扎,出现了大面积、系统性的全行业亏损。在行业内部,供需矛盾升级,钢厂库存高企,资金链断裂,迫使不少钢厂和钢贸企业停产、转型、歇业,甚至破产,可以说进入了钢铁行业最艰难的“寒冬”。
尽管三中全会有关土地制度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改革要点,以及发挥不锈钢卫生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转变,都将有利于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,缓解供需矛盾,给钢铁行业带来中长期利好,但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,短期内对钢市的实质性影响有限,可谓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。 这使得市场产生了预期落差,心态重又转弱。
从钢铁行业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政策上,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求,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,主要是强调企业投资行为的发生将主要从企业的经营能力出发,立足于市场需求,从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。就钢企并购而言,政府完全主导式的并购行为或将相对减少,政府在钢企并购中的作用或将逐步淡化,民企主导的并购也将成为大趋势。
中钢协数据显示,1-10月份不锈钢管厂累计实现利润为129.70亿元,同比扭亏为盈,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.43%,亏损面仍达31.40%。在扣除投资收益和其他非钢收入后,钢铁主业仍是亏损状态。
尽管如此,精密不锈钢管钢企盈利正呈现逐季好转的态势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钢企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.51亿元,而去年同期则亏损35.47亿元。与第二季度15.98亿元的净利润规模相比,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提升到21.21亿元。
在新增产能受控的同时,需求增长也为钢企盈利好转提供了支持。根据国际钢协的预计,2013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3.1%至14.75亿吨,增幅高于2012年的2.0%,2014年将进一步增长3.3%,达到15.23亿吨。其中,中国大陆将在高基数上继续增长3%左右。
产能释放压力依然较大,随着天气继续转冷,钢市淡季特征将更加明显。 年底资金面趋紧,不仅是贸易商,下游卫生级不锈钢管用户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下游采购力度,影响市场成交活跃性。但原材料价格继续高企,成本支撑作用明显,钢厂价格下调空间不大。
在钢产量接近峰值的同时,影响钢企利润因素之一的铁矿石正逐步迎来供应高峰期。从今年年底开始,四大矿山新建1.68亿吨新产能将逐步进入投放期。据兴业证券估算,2014年四大矿山的新增矿石供应量将达到约1.3亿吨,铁矿石供需关系将进一步好转。
|